首页 > 浏阳市政府 > 政府工作动态 > 乡镇街道动态

浏阳市蕉溪镇:“屋”尽其用,闲置资源焕发新效能

发布时间 : 2024-05-08 来源:蕉溪镇 字体大小:

如何牢固树立“过紧日子”思想,主动担当作为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落脚便民惠民?浏阳市蕉溪镇今年以来在变废为宝中巧施“妙手”,在解决民生难题中把闲置资源用起来,整合各方面资产、资金,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好实事,将沉睡的闲置资源变为民生服务降本增效的“源头活水”

改造废弃屋,打造“清凉亭”

“过去我们巡林一巡就是一整天,天气热也只是找个树荫底下喝口水,的确挺辛苦。现在有了这个哨亭,我可以在这里休息、喝水、给手机充电。”蕉溪村护林员黄传龙每天巡林达3公里,在森林防火哨亭稍作休息后,疲惫消除了一大半。

据悉,蕉溪镇经科学调研商讨,对全镇停用的移动核酸检测采样亭进行优化再利用,改造成供护林人员和游客休息、存放消防设备的森林防火哨亭。“一旦气温攀升,森林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任务将与日俱增。”负责管护村级辖区25000余亩林地的黄传龙告诉记者,有了森林防火哨亭,他可以在此稍作休息。登山的游客也可以在此歇脚休整,哨亭还配备了矿泉水、藿香正气水、清凉油等物品,可供游客自行领取。这样一举多得的做法,受到当地群众好评

盘活闲置房,打造“便民馆”

在常丰村彭家大屋的“茴香茶馆”,一场“进一步发挥乡贤作用、助力家乡建设”商谈正在进行。“茴香茶馆”之前是一间废弃的烤烟棚,位于屋场中心,村民喜欢在这里拉拉家常。在乡贤人士的推动下,村民将其创意改造成具有浏阳北乡特色的“茴香茶馆”,现在已经成为彭家大屋心理咨询室、农产销售点,实现了“一屋多用”,成为村民喜欢来、愿意来、经常来的“会客厅”。

“茴香茶馆”一旁的老巷子,通过墙绘、老照片、摆放老物件来展示过去的生活场景,打造出留住乡愁的“旧时光巷子”。穿过“旧时光巷子”,是一间由村民捐赠的闲置小屋改造而成的“同心书屋”,书屋依托统一战线资源和乡贤人士高标准打造,现有图书3000多册,为持续探索新时代统战力量服务乡村振兴提质提智。

走进早田村树焕屋场,一座泥墙黛瓦的农耕文化馆映入眼帘。早前,这里是一个闲置多年的牛圈,屋外杂草丛生,村民李勇借着建设美丽屋场的机会,向村里提出把自家这个牛圈捐献出来打造成展示农耕文化的展览馆。改造完成后,村民纷纷将自家老物件捐赠出来,草鞋机、风车、蓑衣……在这里静静诉说着农耕往事。

如今,村播站也设在了这里,实现了“一屋两用”,在这里,不仅可以体验早田的农耕文化,重拾乡愁,还可以通过短视频直播平台,向各地的网友展示早田的农特产品,记录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场景、生活滋味,将“小而精”的乡村之美毫不掩饰地展示出来。

翻新老房子,打造“惠民舍”

“您好,我们想明天来品尝‘十大碗’,一行10个人,需要一个包厢,能安排一下吗?”近段时间,早田村早荷家宴农庄不断接到预订电话,因为实惠的价格、美味的菜品、美丽的屋场面貌,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品尝。

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让游客玩得好、吃得好,同时为了推动移风易俗、鼓励村民节俭办酒,早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一户村民的闲置房屋租赁下来,结合当地特色风味,创新推出早荷家宴特色菜单——“十大碗”,突出了当地饮食特色,吸引游客前来品尝打卡。

“蕉溪村通过大力宣传农房盘活优势,变资源为资产,成为提升乡村经济活力、富民惠民的有效途径。”随着道吾山城市森林公园建成,一批村内的老房子展现出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,村民巫良风将一座闲置的夯土农房承包下来,取名“龙潭山舍”,正在改造的龙潭山舍坐落于森林深处,村民们正在为老房子换上新瓦,取周边泥土对外墙重新粉刷。改造初见效果的龙潭山舍乡味十足,以茅草棚、红灯笼、土墙灰瓦的别致造型构成一幅隽永的画。

“蕉溪镇将时刻从民生角度出发,广泛征集意见建议,合理利用闲置资源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,谋划便民惠民服务设施,最大限度挖掘闲置资源利用价值,进一步丰富‘上善蕉溪’建设元素,以闲置资源的‘微改造’撬动民生服务的‘大幸福’。”蕉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相关文档:
  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